哪些因素影响监控图像的画质
图像预览质量在监控系统中很重要,没回放录像前,监控系统管理人员,主要工作就是实时监看图像。图像质量的清晰度,图像大小影响管理人员是否能及时发现可疑情况,和有案情发生后可以清楚辨认犯罪嫌疑人。
是什么影响了图像质量?
1.芯片 市面上有很多厂家都采用同一压缩芯片,图像质量好坏不一。这就是算法不同的原因,以及图像压缩后,对原数据是否进行优化等都会影响图像质量。国内软压缩领域,应用最广泛的芯片是PHILIPS的71XX系列芯片,71XX系列图像清晰,之前大量应用于电视采集卡,它的视频梳状滤波器为3D,其图像立体感,空间层次感都比其它芯片强。因此PHILIPS的高频头搭配71XX芯片的电视卡卖的很火。波粒公司最先把71XX芯片应用到监控行业,在压缩上也保留了梳状滤波器功能。 2.算法 当芯片是一样时,算法就决定了图像的质量,通过算法,如何对原始图像进行采集,采集后怎么样压缩?是部分压缩,还是多次压缩。部分压缩都有损图像质量,鉴于目前存储设备的发展,在容量硬盘还是很贵的情况下,原始图像还是要压缩。压缩率太高,图像质量模糊;压缩率小,图像清晰,但每小录像容量占用达几个G,客户不接受。为了达了一个均衡点,大部厂家都采用了H.264算法。H.264集中了以往标准的优点,在许多领域都得到突破性进展,使得它获得比以往标准好得多整体性能,和H.263+和MPEG-4 SP相比最多可节省50%的码率,使存储容量大大降低,采用“网络友善”的结构和语法,使其更有利于网络传输。 3.显示器分辨率 分辨率顾名思义,能看清景物的程度。分辨率越高,景物细节就越清楚,放大数倍之后,原始图像不失真反而能很清晰的辨认局部细节。分辨率低,就算没放大图像就感觉景物有点模糊。装过系统的人都知道,在装机状态下的图像都不清晰,更不用说有立体感了。就是因为装系统时的分辨率很低。 目前监控系统普遍使用的监视器,大都只支持1024X768的分辨率,就算买了个21寸的监视器提供1280X1024的分辨率,但几乎大部厂家的软件不支持1280X1024分辨率。只能强制设成1024X780的分辨下使用,系统为了适应屏幕尺寸,会把图像上下挤压,和左右拉申,图像看起来变形。这样的效果,不如直接买个17寸的监视器看的效果好。 波粒在国内率先推出支持1920X1080 超大屏幕的显示器,图像尺寸相比小屏幕的显示器放大几倍而图像不失真。
4.录像分辨率 录像分辨率影响图像质量和显示器分辨率是一样的,录像分辨率由算法来决定。录像分辨率和录像容量、图像清晰度成正比。录像分辨率越高,录像占用空间越大,但图像清晰。压缩算法不同,在相同文件大小的情况下图像质量也不一样。经过反复测试,波粒使用H.264算法研发的软件,在相同文件大小的情况下图像质量力图像清晰度是最好的。波粒软件在CIF格式下(不限码流)每小时录像仅150M,而几乎所有厂家在CIF格式下录像都在225M以上。D1分辨录像容量大概是CIF的4倍,所以录像分辨率越高,波粒产品图像预览回放质量和别的厂家相比却是一样的,录像容量相对其它厂家更省空间。(欢迎大家亲自拿产品来测试,亲自测试能更好的了解产品。) 5.码流 码流简单说就是图像的数据量,每秒存储的数据量越多,图像就越清晰。减少码流,也是就把图像中的部分细节丢掉,图像数据少了,录像占用空间也就少了,但图像就不清晰了。码流和图像质量也是个正比关系。为了省空间很多用户喜欢限码流,其实太多人不了解码流降下来了,图像质量也降下来了。